2023年全州把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,挖潜长白山森工集团林业一产经济,抓牢黑木耳、人参、松子、延黄牛、林蛙等特色产业,实现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1.67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6.3%。其中,农业产值88.75亿元,增长9.2%;林业产值8.13亿元,增长14.7%;畜牧业产值39.27亿元,增长1.4%;渔业产值2.18亿元,增长32.5%;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3.34亿元,增长3.7%。
一、扎根粮食安全,聚焦特色产业
粮食生产稳中有进,产量实现“六连增”。全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,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,保障粮食生产各项工作顺利推进。全年粮食作物产量为188万吨,比上年增长2.6%。其中,玉米产量139.49万吨,增长2.7%,占全省比重4.1%;大豆产量25.23万吨,增长6.8%,占全省比重33.9%;水稻产量22.62万吨,下降0.7%,占全省比重3.3%。
特色产业蓬勃发展,成为种植业发展的“顶梁柱”。为推动第一产业高质量发展,全州积极优化种植结构,抢抓特色优势产业。其中,全州黑木耳产量4.26万吨,比上年增长6.4%;松子产量6813吨,增长35.8%,人参产量1.3万吨,增长28.8%,三项特色产业产品产量稳居全省第一位。
二、“牛”势攒劲,助推畜牧业
2023年,全州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和开拓创新步伐,着力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,持续优化产业结构,夯实产业基础,壮大肉牛产业,实现畜牧业产值39.27亿元,比上年增长1.4%。从存栏看,全州猪、牛、羊、禽存栏量分别达到31.60万头、48.67万头、13.30万只、552.34万只,同比增长1.2%、9.3%、4.5%、4.9%。从出栏看,全州猪、牛、羊、禽出栏量分别达到44.56万头、18.11万头、13.49万只、1465.75万只,同比增幅3.7%、11.8%、3.9%、-2.2%。
三、打好“长白山森工”王牌,积极提升林业、渔业发展
在政策的引领下,“延黄牛”特色产业围绕“扩大数量、提高质量、增加产量”发展势头向好,其中珲春市加强肉牛产业化释能,项目总投资9.77亿元,肉牛出栏8587头,比上年增长13.8%,超过全州平均水平(11.8%)2个百分点,奋力推动全州肉牛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。
挖潜林业。在长白山森工集团加持下,全州秉持林业发展“新理念”,认真履行州政府对林区一产入统工作要求,确保林业生产快速发展,全年实现林业产值8.13亿元,比上年增长14.7%。其中,育种育苗面积1116公顷,增长87.7%;造林面积47480公顷,下降4.9%;幼林、成林抚育管理面积15622公顷,下降75.1%;零星植树138500株,增长25.8%;木材采伐33万立方米,增长28.9%;林产品采集5062吨,增长18.5%。
壮大渔业。全州水产品产量1.3万吨,比上年增长6.4%,其中林蛙产量为1110吨,增长59.3%,全年实现渔业产值2.18亿元,增长32.5%。通过林区的规范入统和挖潜,全年林业产值增速在前三季度下降8.6%的不利情况下,逆势回升增长到14.7%;渔业产值增长32.5%,比上年(8.1%)提高24.4个百分点。